都市創業劇《在遠方》定檔,與德邦快遞的契合度有多高?
9月17日,聚焦快遞行業的都市創業劇《在遠方》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國內優秀制片人吳家平、導演陳昆暉、編劇申捷,攜手劉燁 、馬伊琍 、陳龍、梅婷 、保劍鋒 等眾多明星共同亮相,分享這部劇背后的感人故事。
發布會現場,眾多明星與一群德邦快遞員進行互動。種種蛛絲馬跡表明,《在遠方》和德邦快遞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其很有可能部分借鑒了后者的發家史。
小人物奮斗史 演繹二十年快遞行業變遷
《在遠方》以
編劇申捷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進行劇本創作的過程中,他想借助快遞和互聯網行業發展的歷程,展現從1999年到2019年這20年來國人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及思考和突破。
上世紀90年代,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國內經濟百廢待興。中國郵政EMS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同時,民營快遞企業如雨后春筍紛紛涌現。主人公姚遠進入快遞行業,正好處于這一時期。
進入21世紀之后,國內電商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帶動民營快遞業務急劇增長,網購快件在快遞業務量中占據越來越高的比重。北商研究院《2015電商物流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快遞業務中有80%來自于電子商務業務。
在飛速擴張的過程中,國內民營快遞企業群雄紛爭,經過市場不斷洗牌,轉型、兼并、重組……發展到如今已占據快遞行業大半江山。劇中,姚遠在這一期間經歷了從巔峰——公司被收購跌入低谷——重回巔峰的商海浮沉。
可以說,姚遠的二十年快遞創業史,映射的正是中國快遞行業這二十年風雨巨變。
故事原型揭秘 民營快遞企業崛起之縮影
從遠方快遞的發展歷程中,我們能看到中國一些民營快遞企業的影子;姚遠身上體現的審時度勢的戰略眼光和百折不撓的精神,也是許多快遞業的企業家所具備的品質。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發布會上,出現了一群真正的快遞員,與劉燁、鄭奇 等演員進行互動。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快遞員都來自同一家快遞公司——德邦快遞。根據眾多線索分析,《在遠方》與德邦快遞“契合度”相當高。
首先,是創業時間上的趨同。同姚遠一樣,德邦快遞董事長崔維星也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從事快遞物流行業。
其次,是創業路線的“似曾相識”。根據劇情預告,姚遠一開始做的是長途運輸,走南闖北發現快運契機,后來又創辦遠方快遞,涉足快遞行業;而德邦快遞的前身“崔氏貨運公司”從航空運輸起步,逐漸成長為零擔快運老大之后,同樣轉型快遞行業,并向大件快遞發力。
再次,在主人公人設方面,姚遠與崔維星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兩者都屬于草根創業,雖然一開始是“小人物”,但懷揣遠大抱負,善于抓住機遇,而且遇事越挫越勇。
不過與姚遠的跌宕起伏的經歷相比,德邦快遞的發展歷程雖然也偶有波折,但沒那么大起大落,顯得更加穩健。如今,德邦快遞已從最初的“4個人8平方米”成長到現在的擁有十幾萬員工、“80萬m2”的上市快遞公司。
藝術來源于生活。9月22日起,《在遠方》將正式開播,希望屆時這部劇能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讓我們切實領略中國快遞行業的振興圖景。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