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托尼獎最佳女主角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
好萊塢星光大道紀念星
費雯?麗1913年11月5日出
生于英屬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原名維維安?瑪麗?哈特利,父親歐內斯特?哈特利是不列顛印度軍隊的一個官員,母親名叫格特魯德?魯賓遜?雅克耶。1912年,他們在倫敦肯辛頓結婚。1917年,父親被調遣到班加羅爾,維維安與母親則留在烏塔卡蒙德。格特魯德試圖培養她女兒的文學修養,讓她閱讀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路易斯?卡羅和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的作品,以及希臘神話故事。1920年,父母將6歲半的費雯?麗送到了英國倫敦附近的圣心女修道院寄宿學校,維維安在學校學會了鋼琴、小提琴等樂器。她在學校的密友是后來同樣成為女演員的莫琳?奧莎莉文,她告訴奧莎莉文自己夢想著要成為“一個偉大的演員”。在歐洲游學的維維安于1931年返回英國,她發現一部莫琳?奧莎莉文出演的電影在倫敦西區上映并告訴父母自己夢想成為一個演員。父母非常支持她,成功通過考試的她進入倫敦皇家戲劇藝術學院學習。
1935年,費雯?麗在影片《欣欣向榮》中扮演了一個只有一句臺詞的女學1938年,費雯?麗去美國探班在那里拍攝《呼嘯山莊》一片的勞倫斯?奧利弗,在那里,費雯?麗遇見了塞爾茲尼克兄弟,兄弟倆兒正好在為影片《亂世佳人》布置焚毀的亞特蘭大市的拍攝現場。而片中斯卡利特哈拉的角色還沒有確定演員,費雯?麗被邀請去試鏡。1938年2月,費雯?麗就讓她的美國經紀人麥倫?塞爾茲尼克(大衛?塞爾茲尼克的弟弟)
將她推薦給制片方。塞爾茲尼克觀看了費雯?麗在《英倫浩劫》和《牛津風云》中的表演,將她定為重要候選人之一。
1939年,戈爾德溫和導演威廉?惠勒邀請費雯?麗飾演《呼嘯山莊》中女配角伊莎貝拉,但是她拒絕了邀請,宣稱只飾演主角凱茜,而該角色早已確定由默爾?奧伯倫飾演。
1940年8月30日,奧利弗和費雯?麗在圣巴巴拉結婚。婚后費雯?麗希望能與奧利弗一起參加《蝴蝶夢》的試鏡,該片由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導演,并確定奧利弗出演男主角。但是在費雯?麗試鏡后,塞爾茲尼克認為“她看起來不象天真無邪的樣子。”希區柯克和費雯?麗的指導者喬治?丘克也持有相同觀點。
1940年,費雯?麗出演了《魂斷藍橋》和《21天》(美國從英國引進發行《21天》的時間為1940年);同年費雯?麗和勞倫斯?奧利弗結婚。《魂斷藍橋》原定由奧利弗和費雯?麗主演,然而,塞爾茲尼克將男主角更換成羅伯特?泰勒。
1940年費雯?麗與奧利弗在百老匯主演了舞臺劇《羅密歐與茱麗葉》。紐約的媒體專注于報道兩人交往初期對各自婚姻不忠實的事實,并質疑他們為什么不返回英國為戰爭出力。對演出的評論也多為負面。《紐約時報》的布魯克?阿特金森撰文寫道:“盡管費雯?麗小姐和先生是英俊的年輕人,但是他們一點也沒有飾演好自己的角色。”當大部分責備針對奧利弗的表演和導演的時候,費雯?麗也被批評。評論家伯納德?格里班尼爾提到“費雯?麗小姐的嗓音很細,女店員的水準。”夫婦兩人為了這部舞臺劇投入了他們大部分積蓄,因此演出失敗對他們來講在經濟上是一個慘重的打擊。
1941年,他們雙雙出演《漢密爾頓夫人》,奧利弗飾演霍雷肖?納爾遜,費雯?麗飾演愛瑪?漢密爾頓。英國已經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影片在美國受到歡迎,并在蘇聯獲得成功。
1943年費雯?麗在北非巡演,為官兵表演直到持續咳嗽和發燒而病倒。
1944年,她左肺確診為結核,在醫院呆了幾周后,她看起來已經痊愈。春天,她出演影片《凱撒和克利奧帕特拉》時發現自己懷孕,但是不幸流產1946年,她基本康復,恢復了表演,在桑頓?懷爾德的戲劇《九死一生》中獲得成功,但是那段時期上映的電影《凱薩與克麗奧佩拉》和《安娜?卡列尼娜》均不太成功。
1947年,奧利弗被授以爵位,費雯?麗陪伴他前往白金漢宮參加授權儀式。她成為奧利弗夫人,即便是在他們后來離婚后,她在社交上的稱呼仍然為奧利弗夫人。
1948年6月,奧利弗夫婦抵達澳大利亞布里斯班。1848年,奧利弗是老維克劇院的董事會成員,他和費雯?麗乘船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巡回演出,為劇院籌集資金。在6個月的旅行中,奧利弗表演戲劇《理查德三世》,也與費雯?麗合作演出《丑聞學校》和《九死一生》。
1951年費雯?麗主演了田納西?威廉斯編劇的《欲望號街車》中的布蘭奇?杜波依斯。威廉斯和制作人艾琳?邁耶?塞爾茲尼克觀看了她在《造謠學校》和《安提戈涅》的表演后決定讓她出演該角色,奧利弗擔任導演。《欲望號街車》為費雯?麗贏得了第二個奧斯卡金像獎。同年,費雯?麗和奧利弗演出了兩部關于克利奧帕特拉的戲劇,威廉?莎士比亞的《安東尼與克利奧帕特拉》和蕭伯納的《凱撒和克利奧帕特拉》。之后,他們來到紐約,在齊格菲劇院整整表演了一季。
1953年1月,費雯?麗與彼得?芬奇一起前往斯里蘭卡拍攝《象宮鴛劫》。影片開拍后不久,她經歷了一次精神崩潰。派拉蒙電影公司只好請來伊麗莎白?泰勒頂替她的角色。奧利弗陪伴她回到了英國的家中,費雯?麗告訴他自己已經愛上了芬奇,并和他有了曖昧關系。她在幾個月內逐漸康復。這次發病使許多奧利弗的朋友得知了她的疾病。費雯?麗基本康復和奧利弗一起演出舞臺劇《睡美人》。
1955年她主演了影片《蔚藍深海》。同年在莎士比亞的故鄉斯特拉福鎮演出一季莎翁的戲劇,包括《第十二夜》、《麥克白》和《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諾埃爾?科沃德的新作《南海泡沫》邀請費雯?麗擔任女主角,費雯?麗因懷孕退出該劇。幾周之后,她再度流產,又經歷了一次精神抑郁,
這回長達數個月。她和奧利弗一起參加《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的歐洲巡回演出,但是整個旅程因費雯?麗與奧利弗以及其他同事間經常爆發的沖突而壞事。當他們回到倫敦后,她的前夫霍爾曼與奧利弗一起幫助她鎮定下來。
1958年,費雯?麗開始和演員約翰?梅里韋爾交往,梅里韋爾知道了她的健康情況,向奧利弗保證自己會照顧好她。
1959年費雯?麗參加了諾埃爾?科沃德的喜劇《LookAfterLulu》的演出。
1961年費雯?麗參加了影片《羅馬之春》的拍攝。從1961年的7月到1962年的5月,梅里韋爾和她一起參加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拉丁美洲的巡演。
1963年參演百老匯音樂劇《同志》并獲得了東尼獎最佳音樂劇女主角獎。
費雯?麗最后一次出現在銀幕上是1965年的影片《愚人船》,扮演一個失落的貴婦。
1967年5月,當她與邁克爾?雷德格雷夫一起排練愛德華?阿爾比創作的舞臺劇《微妙的平衡》的時候,困擾了她超過20年的肺結核復發,在休息了幾周后,看起來已費雯?麗的骨灰撒在家鄉的一個湖中,靠近英格蘭東薩塞克斯。一場紀念儀式在西敏市圣馬丁教堂舉行,約翰?吉爾古德宣讀了悼詞。在美國的南加州大學也舉行了一場悼念活動,喬治?丘克等好友宣讀悼詞。